辣椒的旅行 远道而来的葡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辣椒的旅行小说简介

《辣椒的旅行》是作者花择明创作的一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主角之间的故事。小说精彩片段:马成然环视着这不大的店面,空间不大但干净整洁,就像阿静的白裙子一样永远都是洁白而平整。  四周墙面上挂满了手机壳、数据线等商品,玻璃展柜里则是不同的手机以及电脑硬件,靠近门口的地方还摆着一些预存话费、网费的赠品小家电等等。  这家店就好像在四周墙面上挂满了手机壳、数据线等商品,玻璃展柜里则是不同的手机以及电脑硬件,靠近门口的地方还摆着一些预存话费、网费的赠品小家电等等。。...

辣椒的旅行小说-远道而来的葡萄全文阅读

马成然环视着这不大的店面,空间不大但干净整洁,就像阿静的白裙子一样永远都是洁白而平整。

  四周墙面上挂满了手机壳、数据线等商品,玻璃展柜里则是不同的手机以及电脑硬件,靠近门口的地方还摆着一些预存话费、网费的赠品小家电等等。

  这家店就好像在全国各地任意角落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是马成然却觉得有点陌生,或许是他和阿静久别重逢的第一面,发生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

  马成然又仔细地看了看阿静,岁月还是悄悄在她身边留下一点小记号,她笑起来的时候,眼角和鼻梁上都生出一些小细纹。

  但这并不唐突,岁月从来都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它带给你的一直都是崭新的,由内到外的蜕变。

  “你怎么想起来开一家这样的店?”马成然走到阿静面前双手轻轻撑着玻璃柜台。

  “我们家那位弄的,弄完又不管了,只能我帮忙盯着。”阿静有点勉强的笑着说。

  “你们家那位?”马成然好像没有听清一样,又把刚才阿静的话又问了一遍。

  “是啊,我老公。”阿静补充道:“对了,你还不知道我结婚了吧,之前实在是联系不到你,抱歉啊。”

  想想也对,马成然三十多岁了,而他身边的人也并没有因为他回忆的封存而冰冻住时间,阿静也同样三十多岁了。

  “哦对了,我老公你也认识,就是咱们中学时候一班的杜潮声。”阿静打断了马成然的回忆又补充道。

  “杜潮声?那个白白瘦瘦的学霸?”马成然有点惊诧,想不到他们两个最终竟然走到了一起,不过想想也是在这片小地方,没有过多的物欲干扰,也没有一群人在贩售焦虑,男才女貌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不是听说他考上了首都大学吗?怎么又回来了?”马成然很是不解。因为在这样一个小乡镇里能考上首都大学,是一件光耀乡里的事,整个镇上都值得庆祝。

  这么优秀的条件,为什么会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就回到这个小地方来,马成然当然不能理解,因为他没有机会理解。从小到大都普普通通的他,考了一个很普通的民办学校,学了一个很难用上的外语专业,毕业之后没有对口的工作机会,只能去日料店一边打工一边做学徒,一做就是八年。

  马成然常常在想,当年为什么要去读大学而不是直接去一个职业学校系统的学习一下厨师技能。

  或许人只有在尝试过之后才知道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一段路走到中转站才知道下一段路该往哪走?

  可是杜潮声也没有选择吗?他可是天之骄子,未来的栋梁,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阿静并没有让马成然想很久,她解释说:“他确实考上了首都大学,本硕连读,读的通讯工程专业,而且一毕业就进了500强工作,做了两三年突然有一天要吵着回来,说什么也不再出去了,因为这个他父母到现在都跟他关系很僵。”

  阿静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好像只有对马成然才能如此放开顾虑,因为信任。

  “那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马成然张口问完就觉得说话稍欠妥当,并不应该这么问。

  但好在阿静并没有介意,“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上的大学,学校离得很近,作为同样来自远方小镇的两个人自然会在陌生的城市里抱团取暖,走得近一些,再后来我们大学就在一起了。”阿静继续补充道:“我毕业在私企做了文员,他进500强的第一年过年回家,我们就结婚了,想想到现在差不多十年了。”

  “我妈前两年才给我说你回来了,我以为你才回来的。”马成然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好重新说个轻松一点的话题。

  “可能这几年你也比较忙吧,村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你的动向,阿姨也很少回来了,话说回来,你这次回来是有什么事情要办吗?”阿静问道。

“我这次回来是想买一点辣椒带回去,我在那边开了家小店卖麻辣烫。”马成然似乎有点难以启齿,从他不停摩挲着的双手可以看出来。

  “辣椒?”阿静疑惑着说。

  “对啊,辣椒,到现在我还记得咱这里辣椒的味道。”马成然的眼里似乎燃起了一团火焰。

  “可是这里早已经不种辣椒了啊,改种葡萄了,我们家那位现在就埋着头一心鼓捣着种葡萄。”阿静说。

  前几年农研所改良了一种适合在这里栽种的耐寒耐旱的品质,葡萄个头很大、乌黑发亮,而且糖分特别高,很受市场上的欢迎,所以村上决定紧跟风向成立葡萄产业种植基地,种植这个新品种,而玉米和辣椒则再也不种了。索性前几年市场反响很好,葡萄产业园的规模也逐年扩大,杜潮声就是产业园种植和管理的负责人。

  “最近又开始跟秋萍搞起了葡萄水果供应链,一天天的都见不到人。”阿静似乎有点不满的呢喃着。

  “秋萍?”马成然问了一句。

  “是啊,刘秋萍,咱们小时候经常一起玩呢。”阿静接着说:“秋萍现在可是地地道道的女强人,不但牵头承包了葡萄种植,还在好几个城市做水果供应链,我们家那位就是在她手底下干活儿呢。”

  “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刘甜甜嘛。”马成然拍拍额头说。

  刘甜甜在他的脑海里一直停留在十多岁的模样,小小的个子,细瘦的肩膀,还有那永远都扎得不是很对称双马尾,但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她那双大眼睛里漆黑的眸子,好像一刻也不停的闪着光。

  马成然去镇上上中学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她了,听说她没有再继续上学,而是早早的就去外地打工了。

  再听到这个名字,想起这个人,马成然恍如隔世一般。

  “你好不容易都回来了,不如我带你去葡萄园吧,他们这会儿应该都在那边呢,看到你回来了大家一定特别高兴。”阿静脸上露出的是由心而发的高兴,马成然又怎么可能拒绝。

  马成然看着阿静的眼睛点了点头,然后说:“那你这边店怎么办?”

  “这有什么,我这店一天也来不了几个人,你稍等一下,我打个电话说一下。”阿静热情的说着,说完就拿起了手边的电话。

  阿静在那头眉飞色舞的打着电话,马成然就在柜台外面看着,好像两人都是因为久别重逢的喜悦,在相同的环境下,显露出不同的表情。

  “咱们稍等一下,一会那边开车过来接咱。”阿静挂断电话开心的给马成然说。

  “不用麻烦吧,其实我们走路过去就行。”马成然赶忙劝阻说。

  “不麻烦,不麻烦,一会来接你的人,你也认识。”阿静说。

  “谁啊?”马成然好奇的问。

  “先卖个关子,一会见了你就知道了。”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似乎很快的度过生疏期,两个人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轻松了。

  在这种小地方,平淡才是主旋律,能在平凡的一天里有一段奇妙的偶遇,本就是特别快乐的事情了。

  对于马成然也是,这种熟悉的亲近感是这十多年来他从来不曾体会到的,生于斯长于斯,故土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变味的。

  但是会变味的是食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所以味道的标准从来都不是一致的,马成然的前辈告诉他,好的厨师一定是讨好型人格,因为没有好吃的食物,只有客人们最喜欢吃的食物。

  每个人喜欢的口味固然不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也早都是过去式了,现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融合,口味也是,但有一种口味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童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